【最全解读】事业单位招聘六大变化怎样影响考生

2020-04-10 13:40:57

刚刚,江苏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对新出炉的《江苏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办法》进行了解读。新《招聘办法》总体涉及6大方面的改革。今天阳光公考针对这“六大”方面为大家具体做一个解读

a

、突出公开招聘的“政治性”

事业单位是国有资产举办、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组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国家财政供养的公职人员,所从事的工作是体现国家意志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因此公职人员的招聘必须有鲜明的政治性。

解读:

1、明确事业单位人员属于公职人员,归属国家和党,要强化“党管人才”的原则;

2、事业单位招聘具有政治性,其招聘有实现政治任务的作用,在当前疫情形势下,事业单位招聘要起到稳就业的作用,即呼应中央《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做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工作的通知》要求


、完善招聘工作机制,突出“放管服”

明确人事综合管理部门、事业单位主管部门、事业单位的各自职责,明确各自责任边界,保障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的落实,基层事业单位招聘人才更加便捷、自主。明确高等院校公开招聘自行组织,其他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聘,只要有人事机构,也可自行组织。

解读:

1、明确人社、事业单位主管部门以及各事业单位的职责,即人社或不再统管事业单位招聘,各级主管部门及事业单位自身可发布招聘公告。

2、高等院校可自行组织招聘,包括招聘方案的制定、发布公告、接受报名、资格审查、考试考核、确定体检人选等。

3、其他单位有人事机构的情况下也可自行组织招聘。

4、每年的招聘次数或将增加。除统一事业单位招聘外,各单位可以组织命题。


、创新提高招聘“科学性”

提高公开招聘的科学性,是修订中考虑的重要内容。如:招聘单位或部门对急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紧缺专业人才等,可采取直接考察的方式招聘;同类岗位招聘次数较多的单位或部门,可探索实施笔试成绩在当年多次有效的招聘方式,有效提高招聘工作效率,减少应聘人员"赶考"现象,降低招聘单位的招聘成本;如组织笔试,不再统一硬性要求笔试成绩不低于30%,这对报名人数较多、层次较高的招聘岗位,招聘单位可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可根据拟招聘人数等额或差额确定体检考察人选,招聘一人的可以考察两人,招聘多人的差额范围控制在招聘人数的1.5倍之内,并要求事先在招聘公告中载明以保障公平,这将打破唯分数、唯学历的现象,也更加保障事业单位的用人自主权。

解读:

第三条包含信息量较大,也和我们考生有密切关系。

1、对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等,可采用直接考察的方式,即不进行笔试。

这种招聘方式在近几年的“青年人才定岗特选计划”、“高层次人才引进”“海外人才引进”等招聘过程中已经采用。

免考的针对范围也有所限定,对大多数参加统考的考生影响较小。

2、笔试成绩当年多次有效。

针对同类岗位招聘次数较多的单位或者部门,可采用一次考试,当年成绩多次有效的方式。

这种方式在以往苏州园区人才引进等招聘过程中就有采用,是针对同一类型不同批次的招考有效。

常规事业单位招聘频次较低、招考单位(部门)变化较大,采用笔试成绩当年有效的可能性小,考生还需认真备考。

3、笔试成绩不低于30%的硬性条件或取消。

同样是针对报名人数较多、层次较高的事业单位招聘,更加强调面试的比重,给招考单位更多的自主性。

4、差额确定体检考察人选

以上各条主要是针对高层次、多频率的人才招聘,对普通考生的影响不非常大。

但这一条却和每位考生的录用有直接关系。

在以往的招录过程中,考生只要通过笔试和面试,进入体检环节就等于“上岸”

但现在招聘单位可根据考生的成绩及表现进行差额体检政审,即招考人数为1人的,可允许第一、第二名同时进入体检政审;招考人数较多(假设为4人)可控制在1.5的比例内(允许6人)进入体检政审环节,增加了考生上岸的不确定性。具体操作也会在公告环节载明,同时保证录用的公平性。



、解决“招人留人难”问题

针对基层事业单位招人留人困难等重点难点问题,新《招聘办法》明确对特殊行业、特殊专业或层次要求较高、经济薄弱地区、偏远基层事业单位等招聘难岗位,可不受开考比例限制或直接降低开考比例,从而防止一些单位和岗位因报名人数较少而无法正常开考。

同时建立新聘用人员服务期制度,新聘用人员与招聘单位订立三年以上聘用合同的,除依法依规解除聘用合同外,应在招聘单位最低服务三年(含试用期)。拟聘用人员名单公示后,如应聘人员无故放弃,招聘单位或其主管部门可在名单公示结束后的一年内不再接受其再次应聘。防止应聘人员无诚意应聘,随意跳槽,为招聘单位尽力留住人才。

解读:

第四条是真正针对现有事业单位考生出现的“跳槽”情况做出的明确规定。

也可以说断了很多考生考上事业单位后再进军公务员的“骑驴找马”现象。

1、个别岗位不达开考比例的或将不被取消,而按照正常的流程进行招考。防止年年设,年年招不到人的现象发生。

2、考上事业单位后3年内不得离职,离职之后一年内不能再进行事业单位的考试。

同样,在事业单位在职过程中3年不能参加公务员考试。3年之后能否参加公务员备考需要和单位协商。若无故离职,一年内不再接受该考生应聘。


、强化“诚信”体系建设

新《招聘办法》还为事业单位招聘设置了"诚信门槛"。应聘人员须对自己提供的信息和以往行为负责,如提供虚假不实等材料且影响聘用资格的,一经查实,取消应聘资格。

同时明确应聘人员对公开招聘程序和结果有异议的救济方式和途径,保障应聘人员的正当的权益。新《招聘办法》明确应聘人员可以在公告规定时间内对报名资格审查异议向资格审查单位陈述申辩,负责资格审查的单位应当听其陈述申辩,对其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进行审查,并及时作出审查结论,告知应聘人员。

此外还明确,如考察体检结果直接影响聘用资格的,应当及时告知应聘人员,如应聘人员要求书面告知的,应当书面告知。

解读:

第五条是进一步强化了事业单位招考过程中的诚信问题

在紧接第四条提出,也是提醒考生,若通过事业单位考试却无故不报到等,将会被记录诚信档案,影响后续的报考。


、提高事业单位招聘的“效率”

新《招聘办法》进一步优化了公开招聘工作的流程。

全省事业单位或其主管部门于每年初制定一个招聘方案,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在人社部门网站发布招聘公告,并要求各招聘单位提高工作效率,将招聘公告发布到报名截止的时间从10个工作日压到7个工作日,将报名截止到拟聘用人员名单公示的时间从60个工作日压缩到50个工作日。

解读:

1、招聘时间由原先的60天,压缩到50天。整个招聘流程时间缩短,效率提高。

2、出公告到报名为7天,报名截止到公示录用50天。

3、根据以往时间核算,报名截止到体检公示的时间在60个工作日左右(公示可能因各个单位政审时间不同会稍晚一些)。

报名结束-笔试:约25个工作日

笔试-笔试成绩发布:约15个工作日

笔试成绩发布-面试:约12个工作日

面试-体检:2个工作日

新修订之后,报名到笔试的时间会缩短5天左右,笔试出成绩到面试的时间也会缩短5天左右。留给考生的备考时间进一步压缩

热门推荐